在3月18日、19日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一气发表了将近20分钟的临场脱稿发言,外交部翻译室的高级翻译张京一气呵成,畅快自如地完成了口译任务。张京沉稳大气、完整准确的翻译表达,充分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
在对话会上,美方无视待客礼仪,率先挑起争端后,杨洁篪迅速阐明我方立场,驳斥美方无理指责。
杨主任发言结束后,对一旁的张京说:"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
连一旁的美方代表也称,“得给翻译加工资”。
但张京镇定自如,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任务。
Chinese translator Zhang Jing's debut at the China-U.S. meeting in Alaska has sparked discussion online. Her solid performance, accurate translation, and calm personality have earned her much praise.
高翻是如何炼成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交传中有不为人知的“达芬奇密码”
Q: How to become a consecutive interpreter?
A: The palest ink is better than the best memory.
There is a secret "Da Vinci Code" in interpretation.
screenshot from Weibo Netizen
可别小瞧这些符号,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这些神秘的符号就是翻译官们的独门秘籍——笔记法。
#符号的选取
- 看到的符号需要与现有的记忆和知识产生联系,换言之,符号也需要清晰简洁,别光顾着记符号,结果忘记了句子的大意。
- 符号也需有拓展性,在一个符号的基础上,可以稍加修改就可以拓展出一系列的符号。比如用一个○来代表”人“,那么圆圈上面加一个横线-可以表示know。
举几个例子
下面这些符号你都猜的出所代表的含义吗?
问答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这个符号是啥?
参考答案:Journalist (记者)
问答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这又是啥?
参考答案:Pleased (高兴地)
上面介绍的都只是一些口译笔记的小技巧,成为高翻最重要的方法还是不断地刻苦练习。
据著名翻译家、曾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过家鼎介绍,每年进入翻译室的新成员首先要参加近一年的“魔鬼训练”,期间将每天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的练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适用于翻译界。
#你还知道哪些翻译的小窍门呢?
#What other tips do you have about interpre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