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图纸常用符号




一、尺寸标注符号

· 线性尺寸标注符号

o 分析:在机械零件图中,用于表示零件各个部分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线性尺寸。通常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表示实际尺寸的大小,单位常见的有毫米(mm)等。例如,标注一个轴的长度为50mm,这里的“50”就是线性尺寸的数值,“mm”是单位。它能让制造者明确零件各部分在该方向上的具体大小,以便准确加工。

o 示例:在一张轴类零件图上,轴的直径标注为20mm,表示该轴的直径尺寸是20毫米。

· 半径标注符号

o 分析:用字母“R”来表示。当零件上存在圆弧部分时,就需要用半径标注来明确该圆弧的半径大小。这对于确定如圆柱面上的圆角、圆盘类零件边缘的圆弧等特征的尺寸至关重要,制造者依据此可通过合适的加工工艺做出准确的圆弧形状。

o 示例:在一个带圆角的块状零件图上,某个圆角处标注为R5,表示该圆角的半径是5毫米。

· 直径标注符号

o 分析:除了上述用“”表示直径外,在一些旧标准或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会见到用“D”等类似字母表示直径(但现在常用“”)。它用于标注圆形零件的直径尺寸,比如轴、孔等圆形特征的大小。准确标注直径能保证在加工时钻出正确孔径的孔或者车削出符合要求的轴径。

o 示例:在一张轮毂零件图上,轮毂中心孔标注为40mm,表明该中心孔的直径是40毫米。

二、形位公差符号

· 直线度符号

o 分析:用“—”表示。它用于控制零件上直线要素(如轴的母线、平面的棱线等)的形状误差。即规定了这些直线要素在给定平面或空间内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限制。如果零件对某条直线的直线度有要求,制造者就需要通过合适的加工和检测手段来保证该直线的形状符合公差范围,否则可能会影响零件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精度等。

o 示例:在一根细长轴的零件图上,轴的母线标注有直线度要求为0.05mm,表示该轴母线相对于理想直线的偏差不能超过0.05毫米。

· 平面度符号

o 分析:用“□”表示。用于控制平面要素的形状误差,也就是规定平面在空间内偏离理想平面的程度限制。比如加工一个平板类零件,若对其表面有平面度要求,就需要通过研磨、铣削等加工工艺使其表面尽量平整,以满足该平面度公差要求,确保零件在装配或使用时能与其他平面良好接触。

o 示例:在一块机床工作台的零件图上,工作台表面标注有平面度要求为0.1mm,表示该工作台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的偏差不能超过0.1毫米。

· 圆度符号

o 分析:用“○”表示。它是用来控制回转体零件(如轴、孔等)横截面的形状误差,即限制该横截面偏离理想圆形的程度。在加工如发动机曲轴的轴颈、活塞的活塞环槽等圆形特征时,要保证其圆度符合要求,不然会影响与其他配合零件(如活塞环、轴承等)的配合精度和密封性等。

o 示例:在一个活塞的零件图上,活塞环槽的横截面标注有圆度要求为0.02mm,表示该活塞环槽横截面相对于理想圆形的偏差不能超过0.02毫米。

三、表面粗糙度符号

· 基本符号

o 分析:用“√”表示。它是表面粗糙度标注的基础符号,单独使用时表示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的具体数值需要另行标注。它只是表明该表面有粗糙度要求,具体的粗糙程度要通过后续补充的数值等来明确,制造者据此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来达到相应的表面质量要求。

o 示例:在一个支架零件图上,某个平面标注了“√”,后续又标注了Ra3.2,表示该平面采用任何方法获得且表面粗糙度值为Ra3.2μm。

· 去除材料符号

o 分析:用“√”上面加一短横“—”表示。它表示该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比如通过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工艺去除零件表面的一部分材料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在标注时同样需要后续给出具体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以便准确加工出符合要求的表面。

o 示例:在一个轴类零件图上,轴的外表面标注有“√—”,后面跟着Ra1.6,表示该轴外表面是通过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且表面粗糙度值为Ra1.6μm。

· 不去除材料符号

o 分析:用“√”上面加一个圆圈“○”表示。它表示该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例如通过铸造、锻造等工艺直接获得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由这些工艺本身的特性决定,但有时也会给出一个大致的粗糙度范围要求。

o 示例:在一个铸造的箱体零件图上,箱体的某个内壁标注有“√○”,可能后续还会标注类似Ra12.5,表示该内壁是通过铸造工艺获得且表面粗糙度值为Ra12.5μm(这里只是示例,实际铸造工艺下该值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

四、其他常见符号

· 中心线符号

o 分析:一般用点划线“·—·—·”表示。它用于标记零件的对称中心、回转体的轴线等。在加工和检测过程中,中心线是非常重要的参考线,比如在车削轴类零件时,要以轴的中心线为基准来保证轴的圆柱度等形状精度;在装配时,也常以零件的中心线为基准来确定各个零件的相对位置。

o 示例:在一个圆盘类零件图上,圆盘的圆心处会用点划线标注出中心线,以便明确圆盘的对称中心位置。

· 剖面线符号

o 分析:通常用一组倾斜的平行线“//”表示(具体倾斜角度可能有不同规定,一般为45°左右)。它用于在零件图的剖面图中区分不同的零件或同一零件的不同部分。当需要展示零件内部结构时,通过绘制剖面图并添加剖面线,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零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

o 示例:在一个装配图中有两个相互嵌套的零件,在剖面图中,两个零件的剖面区域分别用不同方向(如一个45°,一个135°)的剖面线来区分,以便能清楚地分辨出每个零件的结构。

· 焊接符号

o 分析:焊接符号相对复杂,它包含了焊接方法、焊缝形状、焊缝位置等多种信息的表示。比如用“⊿”表示角焊缝,“︱”表示对接焊缝等基本焊缝形状符号。同时,还会有标注焊接位置(如平焊、立焊等)、焊缝尺寸(如焊缝厚度、长度等)等相关信息的辅助符号和标注方法。焊接符号能准确地告知制造者需要采用何种焊接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焊接操作来连接相关零件。

o 示例:在一个焊接结构的框架零件图上,两根杆件的连接部位标注有“⊿”,后面跟着具体的焊缝尺寸标注如5mm,表示这里需要采用角焊缝进行焊接,且焊缝厚度为5毫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