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网络算命诈骗团伙冒充“大师”兜售转运服务,通过话术操控与虚假法事敛财逾千万,受害者遍布全国,多地警方重拳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案件事实
2023年至2025年,全国多地破获系列网络算命诈骗案。犯罪团伙伪装成“风水大师”“命理专家”,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引流,以免费算命为诱饵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谎称其“命格凶险”“厄运缠身”,推销高价法事(单场6999元至数万元不等)及转运法器(如开光玉佩、手串等)。其中:
上海闵行案:团伙通过美容院经理充当“线人”窃取客户隐私,“大师”孙某利用精准个人信息诈骗富商胡女士3.58万元的“改运费”,全案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
武汉案:余某冒充玄学大师,两年内以“做法事改命”为由诈骗研究生林某26万元,最终被判有期徒刑3年;
赤壁案:诈骗分子虚构“孤儿”人设及“恶鬼缠身”谎言,迫使徐女士转账7.7万元。
此类诈骗呈现组织化运作:推广组引流、话术组编造“灾厄预警”、销售组高价兜售无效服务,资金通过虚拟币或第三方支付隐匿流转。
法律责任认定
刑事层面:依据《刑法》第266条,虚构灾厄事实骗取财物数额巨大(超50万元)或特别巨大(超500万元),分别处3-10年、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本案涉案金额达千万级,主犯面临十年以上重刑。司法解释明确:以“消灾转运”为名敛财,无论合同伪装形式均属诈骗。
民事与行政层面: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非法收集生辰八字、健康隐私等敏感信息,最高可处营业额5%罚款;
《网络安全法》要求平台对“命理”类账号实名审核,疏于管理致用户受损需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点评:
北京浩伟律师事务所赵正彬律师评析:
此类骗局本质是利用人性弱点的心理操控犯罪。团伙分工严密,假借传统文化外衣逃避监管,但法律已明确将“玄学诈骗”纳入严打范畴。公众需警惕任何以“命运”索财行为,司法机关将持续强化电子证据溯源能力惩治犯罪。
本案警示:
切勿向陌生“大师”提供生辰、照片等隐私信息!所谓“付费改运”皆是诈骗话术,遭遇恐吓式推销应立即报警。平台需清理未认证的命理营销号,对“转运服务”类交易设置风险提示。记住:人生困境唯靠理性行动化解,迷信“捷径”终将人财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