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地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分,河北赵家庄的日光洒在大地上,本该是一片祥和的春耕景象,可赵铁牛的心头却满是阴霾。他蹲在自家土墙根下,啃完最后一口窝头,那干涩的口感如同他此刻的心情。远处,地主张老财家的青砖大院气派十足,烟囱里飘出阵阵炖肉香,与赵铁牛的寒酸形成鲜明对比。赵铁牛抹了把嘴边的玉米渣,攥紧衣兜里那张写着“欠工钱叁拾吊”的泛黄字据,这是张老财去年立下的字据,如今却成了他讨薪路上的一道难题,只因张老财放话,答不上三道题,这工钱便作废。

张老财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吝啬鬼,整日盘算着如何克扣长工们的血汗钱。这天,他晃着脑袋,肥脸上堆满了算计的笑容,对赵铁牛说道:“都说你聪明,我这颗脑袋,旁人都说重得很,你若能说出准数,便算你赢,工钱立马给你。”张老财边说边得意地晃着瓜皮帽下的肥脸,唾沫星子溅在黄花梨算盘上。赵铁牛心里明白,这根本没法直接称,他灵机一动,瞥见院里杀猪匠刚磨好的剔骨刀,突然抄起刀,“嗖”地一下架在案头,大声说道:“老爷的头若切下来称,准是八斤八两八钱!”锋利的刀锋寒光一闪,张老财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顿时瘫在太师椅上,结结巴巴地说:“八…八斤就八斤!”张老财心里清楚,真要切下脑袋,那还了得,只能赶紧认了这模糊的答案,先保住自己的脑袋要紧。

过了几天,张老财贼心不死,又想出一道难题。他指着院角的酱缸,冷笑着对赵铁牛说:“你瞧,牛犊子钻进去出不来了,你若能保全酱缸取出牛,这三十吊钱立时奉上。”赵铁牛围着酱缸转了几圈,心里有了主意。他转身拎来铁锤,作势要砸缸,张老财见状,吓得尖叫:“不可砸缸!”就在张老财的尖叫声中,赵铁牛却反手将牛犊尾巴拴上麻绳,瞅准酱缸倾斜的瞬间,猛地一拉。沾满黄豆酱的牛犊“哞”地一声蹿出,巧的是,正好撞翻了张老财新纳小妾捧着的燕窝盅。燕窝洒了一地,小妾吓得花容失色,张老财心疼得直跺脚,却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张老财裹着狐裘,站在正房门口,又开始刁难赵铁牛:“今日你要让正房屋梁晒足三个时辰太阳!”赵铁牛抬头看了看天色,二话不说,扛着梯子爬上屋顶,抡起钉耙就开始掀瓦。“砰砰砰”,瓦片接连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当第三片青瓦落地时,张老财再也坐不住了,抱着头窜出屋子,大喊:“停手!算你答对了!”原来赵铁牛早算准了地主舍不得祖传的雕花房梁曝露在风雪中,只要掀瓦,张老财必定心疼妥协。

正当张老财哆嗦着掏钱袋时,赵铁牛却从怀里摸出包黄豆,不紧不慢地说:“老爷祖坟新立的石碑下,我埋了半升浸水豆种。”张老财还没反应过来,管家慌慌张张跑来禀报:“老爷,太爷墓碑长高了三寸!”张老财一听,顿时面如土色。他心里明白,这是黄豆发芽的力量把墓碑顶起来了,要是传出去,祖宗的颜面何存。无奈之下,张老财不仅如数付清工钱,还额外赔上两扇腊排骨,只求赵铁牛别声张。

从那以后,赵铁牛智斗地主的故事在赵家庄口口相传。村口的老槐树下,时常能听见孩童传唱:“赵铁牛,三斗财主显身手,秤头吓破胆,酱牛撞翻碗,掀瓦晒梁智无双,黄豆顶碑美名扬。”那包发芽的黄豆,至今仍泡在张老财家的陈醋坛里,据说这是为了警醒后世子孙:“莫欺长工衣衫破,智慧能叫天地挪。” 赵铁牛凭借自己的智慧,不仅讨回了工钱,还让张老财再也不敢轻易欺负长工,成了村民们心中的英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用智慧去对抗不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