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孩子推上冰面,自己倒在雪里,子弹穿过胸口那一刻,全网泪崩。
兰花儿原是抗联卫生员,队伍打散,被小白马背回山寨。
两人搭伙过日子,在雪窝里煮树皮,互相擦冻疮。
兰花儿怀孕,劝小白马下山打鬼子,说娃不能生在土匪窝。
小白马点头,把马鞭换成步枪,跟着她归队。
孩子生在密林,没哭几声,用布条一裹继续行军。
日军围剿,队伍只剩七人,弹尽粮绝。
跑到江边,冰面刚结壳,兰花儿解下襁褓,把娃放上去。
她回头开枪,给娃争取三分钟。
冰漂三公里,对岸苏联哨兵捞起孩子,认出兰花儿的旧照片。
他们把娃交给大阔枝——抗联留下的朝鲜族联络员。
大阔枝守寡多年,把娃揣在怀里睡,用米汤一口口喂大。
墙上挂两枚生锈徽章,她指着说:这是你爸妈的。
孩子五岁会说的第一句整话:像爹,像娘。
大阔枝没改姓,也没瞒身世,只告诉他:活着就是任务。
孩子长大,考进航校,成了东北第一批民航机长。
退休那年,他把第一笔工资买的怀表埋进长白山,表盖里刻着兰花儿的遗书:好好飞,别回头。
这段往事被剧组翻出来,拍了《归队》。
导演在档案馆蹲了三个月,找到苏联哨兵的日记,才还原冰漂路线。
播出当晚,弹幕刷屏:原来我们不是出生在和平年代,只是出生在和平国家。
再不做点什么,你会损失和先辈对话的最后机会。
直接抄作业:回家问问老人,家里有没有一枚生锈的徽章。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我是谁的后代,我替谁活着,我要把故事讲给谁听。